阳光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获批2020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1年2月22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据悉,在福建省30多所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中,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第一个入选的国家级专业建设点的本科专业。
![](/__local/7/B3/FD/DD8672C706E2C0ACBE38018F7B7_4CB54A6F_21E325.png)
![](/__local/F/74/C4/B86C6984950D47FA7FC4F7D6E41_B0144009_82B56.png)
专业建设情况
人工智能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福州大学为母体于2007年创办,依照学校“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方向,坚持特色发展,相继成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创新创业教改试点专业、服务产业特色专业。2016年在全省专业评估中位列全省高校第六、民办高校第一,2019年成为福建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在中国民办大学一流专业排名中位列第7,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__local/6/6F/AE/F4827FE6C34135EE8D48359AD88_7B2F898F_E48B2.png)
一流师资
![](/__local/A/AF/35/26EAFE76BE0AC2B4CD8C745A4C1_80B87B93_41C89.png)
“企业之强在强人、大学之大在大师”,阳光控股的强大,不在于产业布局广、产值高,而在于聚集了最顶尖的精英人才;学院通过‘百博工程’,聚集和打造了一流的师资团队,时刻准备带你飞!教师队伍中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闽江学者讲座讲授2人、引进台湾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人选1人等教学名师。通过名师工作室等传帮带机制建立人才梯队。同时充分发挥举办方的产业优势,积极推进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企业业师到校授课,教师中双师双能型比率超过95%。
达新宇:
博士、教授、博导
主要研究领域:卫星通信、认知无线电与物理层安全
![](/__local/4/68/41/6AA6AABFB7ED2CA6EEBCE212F54_73851625_343D6.png)
![](/__local/1/4B/FC/8F793150030D5A0E1F2E8E15EB1_EE5025CC_3AE5A.png)
![](/__local/3/54/06/D60B2EF537090C78DA124BA7BB0_0BF228C0_3F8D0.png)
![](/__local/B/1E/F9/B7C4236A02CA8804A36A8F382AE_4BDF495A_3C6A3.png)
![](/__local/B/F6/76/E0003C37DA9B80645F76C49F52A_E6CFB050_433A0.png)
![](/__local/7/94/91/6F16BF99BE569A0A7942569D94D_1630CAC4_47C9D.png)
![](/__local/A/CF/D8/8C59E945FDF9B82B9596C0F28D6_D289713C_11E19.png)
![](/__local/E/DF/22/76AA492473C1A34598741DEE645_987520EB_E907B.png)
![](/__local/5/43/57/A4E0D4C6B902FE7BB56237A96A0_4DBC5E65_1443CB.png)
与中兴通讯共建
![](/__local/4/75/13/529451567A819CFBEA95218675A_7F3CE562_12800B.png)
与星网锐捷共建
与30多家企事业单位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覆盖院内所有专业,其中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1个;与中兴通讯、星网锐捷共建高级别的专业实验室,同时联合开发课程和教材,真正把行业标准、企业作业标准、职业资格融入到了课程教学中。实行双导师制、联合培养的多形式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共享、实践平台、实习就业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为学校产教深度融合、实践育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一流
人才培养模式
1)遵循工程教育理念,加强电子信息+多应用场景的跨界交叉融合,推进AI+电子信息的新工科建设方向
强调专业聚焦应用场景,要求人才培养方案快速响应行业需求变化,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人才培养标准,以突出一项提高就业竞争力的能力培养为特色。充分发挥举办方的行业背景与资源优势,组建产教联动协调部,打造产教共同体,形成了多个跨界应用场景:①AI+电子信息类,形成了12项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在互联网+及挑战杯等顶级赛事上共斩获5个省部级金奖;②电子信息+艺术、外语、土木、人文等专业,形成了100多个文创产品及10多个AR/VR作品,成果被教育部,光明网,福州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
![](/__local/E/4C/9E/1A71929616561BDFB7BEB497613_6EBADC44_F5C73.png)
![](/__local/F/A0/8A/09A15A6BD5F436D8C902C387D10_148EB4ED_E9521.png)
2)重构应用型课程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工程应用深度结合,打造突出应用特色的实战型金课和教材
构建了从学科知识体系向工程应用体系转变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建立了从培养兴趣爱好类向职业综合素养类转变的通识教育课程矩阵,建成了从培养单一学科技能到培养学生跨领域业务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双创系列课程、项目式课程、1+X认证课程等,形成了突出应用特色的实战型课程体系。教师团队共建设成3门国家级精品课、5门省部级金课及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3门国家级教材。
![](/__local/2/AF/42/6ABE856FFD98DB3AF15C990F4A7_26C9E0AF_137021.png)
![](/__local/C/BF/59/C190144DE3172B188D5C8AA02DB_303721F9_148974.png)
3)建设AI实训平台,形成教学方式与生源学情无缝契合,推进全数据驱动的课堂教学革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
基于平台提供的学习数据智能分析和学习资源智能推荐等功能,教师可以开展项目化的教学内容、游戏化的教学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实施、精熟化的教学评价及数据化的学习过程管理,形成一套更适合我校学生学情的教学方式,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推进全数据驱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革命。教学模式推广到校内外多专业,目前平台校内外学生注册人数超过16000。
![](/__local/4/DC/B2/845C7F6B7E2F011E40B03C3FFC2_0AD2D726_A50F9.png)
![](/__local/B/D2/D6/210B62258570077CA2167DF9936_1B4BA4A4_DB9DF.png)
(4)打造实践教学生态圈,促成实践教学与真实场景密切揉合,最大程度降低学用落差,培养好用管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5)
![](/__local/9/26/02/EBDA62AC589024171A51DE30EA9_9F3A3F25_EC9AD.png)
(6)基于“19个实验/实训室-2个研发中心-1.2万平米众创空间-13个创新创业工作室-11个校企/地实训基地”的多维度实践教学环境,构建贯穿本科四年的“认知型-基础型-功能型-综合型-能力提升型-社会服务型”的多层次、递进式实习实训体系。形成了“学以为做,以做为学”的教学模式,培养企业单位好用、岗位技能管用的实用型人才。师生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项目,多项学生成果被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在线、中国网等主流媒体报道。
(7)
![](/__local/4/98/A4/21E29F8C89B65D2056A09AE31CC_28AEF46C_3CD57.png)
![](/__local/9/78/DC/99415F701210DA6BD01039BBC9F_2F6EB0ED_314B2.png)
![](/__local/7/9E/3E/93131E9594120ED7B6E14B86424_200189D9_5A350.png)
![](/__local/1/D1/F3/06DECD10715F51658A254C779A0_960D15F0_4ED34.png)
一流
教学成果
(8)福建省教育厅公布了2020年高等教育福建省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由我校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达新宇教授主持的《新工科下“五合一平”电子信息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获得2020年高等教育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9)
![](/__local/F/FE/87/680112AA5FF68939FF3DE5CEB97_C331AC92_132C99.png)
![](/__local/5/5C/E0/82DDB2A9144DC2EF719D95FD4CE_7FBE93EF_11A599.png)
加入国家级一流专业 成就未来一流的你!
阳光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