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知
首页 > 最新通知 > 正文
关于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
时间:2011-04-12

各党支部,各系、部:

为了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提高学院科学化管理的水平与质量,提高工作执行力,努力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现制定学院关于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如下:

一、充分认识推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要深刻领会高校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内涵。高校推行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并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一种管理模式和管理文化,更是一种管理方法。精细化管理要求以精心的态度、精心的过程、精心的服务以及高度的责任感为载体,全面渗透到学校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中。实行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把复杂的工作简单化,把简单的工作流程化,把流程的工作定量化,把定量的工作信息化,做到四个有,即有全面的精细化管理目标,有可监控的精细化管理过程,有可操作的精细化管理措施,有及时反馈的精细化管理结果。其着眼点有三个,一是“精”,即学校管理工作要以师生为本,做到完美、高品质;二是“细”,即学校管理的覆盖面要全,从小事做起,做好每一个细节;三是“化”,即学校管理工作要制度化、专业化、职业化,并将规范化的制度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第二,实行精细化管理是高校激烈竞争的客观要求。随着全国高等教育市场进一步开放,资源配置更加灵活、相互竞争日益激烈。从省内同类院校来看,不少独立学院依托母体学校的优势资源,呈现出全面快速发展的态势。学校间为了获得优质的生源或师资等教育资源展开激烈的竞争,高校的服务质量和科学化管理水平成为能否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关键,这在客观上要求学校管理必须加快转型,由外控式向内涵式发展。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地位,学校管理模式必须逐渐实现向精细化管理的过渡,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三,推行行精细化管理是高校追求卓越的必然要求。卓越也就是比优秀更好,高校追求特色化管理、追求卓越的践行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不断追求细节直至完美的过程。任何卓越的表现都是建立在精细执行的基础之上的。如教学工作、班级管理工作、财务工作、安全工作、学校文化建设等等都要求精细化管理。追求卓越源于细节而又归于细节,将精细化管理落实到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中,才能实现卓越发展。

二、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方式方法

一要广泛培植精细意识。院党委宣传部要通过院报、简报、宣传栏等阵地广泛宣传发动和教育引导,努力营造追求精细的文化氛围,培养教职工精细管理的思维意识,让教职工自觉养成从大事着眼、从小事着手的良好习惯。学院党委将以“推行精细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为主题组织开展管理思想大讨论活动(具体活动方案详见附件1),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见附件2),围绕教学管理质量工程、学生管理质量工程、工作作风及服务质量工程、争创管理先锋团队和先锋个人等主题,通过党委报告会、专题研讨会、支部大会、师生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开展讨论,形成各单位推行精细化管理实施意见,引导全院教师主动参与到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中。

二要围绕“精”字做品牌。即每一项工作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从具体管理方法上,一是从严要求,按照统一标准完成各项工作,要求越明确越具体,越有利于操作,努力实现服务标准化;二是周密计划,各系部每学期、每个月、每周都要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每隔一阶段对照计划检查落实的情况,确保工作计划落到实处;三是把握环节,在执行的过程中,要认真把握每一个环节,精心对待,环环相扣,特别是在迎评促建工作过程中,广大教师要根据评估指标的每一个环节,规范教学管理,整改存在问题,切实做好评建的每一个规定性动作;四是解决问题,要有质疑精神,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人人在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时时都管理。

三要围绕“细”字做文章。一是营造精细化管理的氛围,让每个细微处都体现管理。日常管理部门可实行每日评比一公示,每周一次总评,每月一次量化考核;二是细化工作目标和任务,强化工作落实。各系部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及时处理,责任落实到人,推进职责明确化。特别是广大党员教师在推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同志高度的责任感带头将每一项工作任务做实做细,推进学院创先争优活动向纵深发展。

四要围绕“化”字找思路。一是学院管理工作要制度化。各系部要将好的管理思路及做法形成规范的制度并不断健全完善,提高贯彻制度的执行力和持久力;二是要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的管理队伍。各系部要不断加强校内外交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强化管理干部专业化、职业化素质培训,成为各个部门的行家里手,努力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三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管理的内化。要不断构建彰显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积极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感恩教育、文明教育、爱国爱校教育,积极推进“百名名师进校园、百名实务专家进校园”和“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提升学院的文化底蕴,增加师生对学院的认同感,让广大师生自觉参与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四是不断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为了保障精细化管理顺利进行,学院将进一步开发校园信息系统平台,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处理、管理和互动,促进精细化管理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

三、组织要求

各系部分管领导要按照学院党委关于推行精细化管理具体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深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管理思想大讨论活动,切实探讨和制定本单位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实施意见,并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将教职工精细化管理水平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努力推进精细化管理取得新成效。广大基层党组织和教师党员要结合学院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在推行精细化管理上敢于先行先试,争科学发展之先、创和谐校园之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哪里不和谐,就从哪里入手”的原则,客观分析工作现状,找准解决问题切入点,是环节问题就从理顺环节入手,是责任问题就从明晰责任入手,是组织问题就从调整结构入手,是技能问题就从提高技能入手,以榜样带动全院教师自觉将精细化管理内化成自身的行动。

附件:1.《福州大学阳光学院管理思想大讨论活动安排表》

2.《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中共福州大学阳光学院委员会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二日

主题词:教育 精细化管理 实施意见

抄送:院领导。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党委办公室 2011年4月12日印发

附件1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管理思想大讨论活动安排表

内容

阶段

时间

活动安排

备注

第一阶段

(宣传研讨)

2011年

4月中旬

——

2011年

7月上旬

1、开辟管理思想大讨论活动建议专用信箱和邮箱,校园网和院报开设管理思想大讨论专栏,运用广播、宣传栏、横幅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营造管理思想大讨论活动的舆论氛围,积极引导全院师生热情参与讨论。

2、系部主任、支部书记牵头开展管理思想大讨论活动(教师座谈会、师生座谈会、支部大会等形式),各单位定期反馈学习讨论成果。

3、根据实际需要,组织有关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借鉴其它高校或单位推行精细化管理的经验做法。

4、学院在汇总各单位大讨论活动成果及推行精细管理具体做法的基础上,编写工作简报,全面报道讨论成果和具体做法。

讨论参考主题:

1、民办高校教师科学化管理工程

2、教学管理质量工程

3、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工程

4、机关行政部门服务质量工程

5、精细化管理评价及监督机制

要求:各系部、党支部将大讨论活动成果及推行精细化管理具体做法及时报送院党政办公室邮箱:61235991@qq.com。

第二阶段

(实施落实)

2011年

9月上旬

——

2012年

6月上旬

各系部、党支部在开展大讨论活动的基础上,认真查找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明确整改措施,认真制定推行精细化管理可操作性实施意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细则,切实将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提高服务师生的满意度。

各系部、党支部于5月25日之前将本单位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报送院党政办公室邮箱:61235991@qq.com。

第三阶段

(总结提升)

2012年

6月中下旬

1、学院汇总各系部、党支部有关材料,汇编成册。

2、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召开推行精细化管理活动总结大会暨表彰大会。

附件2

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精神

2月19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在中央党校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

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中央举办这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目的是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针对当前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着重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思路和举措,为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凝聚强大力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胡锦涛强调,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国家,社会管理任务更为艰巨繁重。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促进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

胡锦涛强调,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社会管理,为形成和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管理制度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重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我们不断就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制定方针政策、作出工作部署,有力推进了社会管理改革创新。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我国建立了社会管理工作领导体系,构建了社会管理组织网络,制定了社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我国社会管理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总体上是适应的,我国社会大局稳定,社会形势总的是好的。

胡锦涛指出,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还不少。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为我们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打下了重要物质基础。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我们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既要增强紧迫感、又要长期努力,加强实践探索和工作落实,深化认识,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开拓创新,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胡锦涛强调,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胡锦涛就当前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提出8点意见。第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第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第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第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第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第六,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和服务员工的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第七,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第八,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持之以恒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社会诚信。

胡锦涛指出,社会管理要搞好,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着力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继续推进扶贫开发,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

胡锦涛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把社会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管理规律,加强调查研究,加强政策制定,加强工作部署,加强任务落实,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