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动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更好落实,发挥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创造力、创新精神及创业技能方面的重要作用,结合我系专业特点开展结对帮扶,送上科技服务,助力当地农业科技发展和农业农村基础建设。
在前期准备中我们首先对整个活动进行详细的策划,然后寻找到了合适的地点——将乐县白莲镇,并及时与将乐县农业局、白莲镇农技站取得了联系,在获得对方积极答复之后,我们将三天的行程做了具体规划,包括时间安排、经费预算等。以下就是我们三天的行程:
第一天到达将乐县后,系实践队受到了将乐县农业局办公室主任林福兴的亲切接待,并开展了短暂的探讨会。林主任向实践队介绍了将乐县近年的农业发展以及未来规划。
第二天将乐县农业局办公室主任林福兴和农场负责人张经理带领实践队队员参观了科学型大规模生产模式的农场——金园生态园。科学型大规模的生产模式大大开拓了队员们的眼界,之后队员们还与无公害蔬菜种植户直接交流,了解到种植无公害蔬菜给他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并针对农场物联网设备使用、配方施肥技术等问题向种植户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然后我们还为林福兴主任展示了在校制作的无线温度采集测量器、水位检测仪、温棚控制系统等作品,在实地进行了相关数据测量。并且了解到有些设备在该农场以及得到了应用。
最后队员们来到位于将乐县城南7公里天阶山下的玉华洞,该洞为福建省最长最大的石灰岩溶洞,被誉为“闽山第一洞”,队员们在洞中参观的过程中还用在校内制作的无线温度采集测量器对洞内各处进行了温度和湿度的测量并记录了数据。
第三天我们到了白莲镇的农技站在与余站长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了当地农业的发展状况以及科技在当地农业的应用和今后农业的发展趋势。之后我们再镇上宣传中央有关农村的政策并帮农民普及种植知识以及家用电器的一些常识。
当天下午,实践队返回将乐县农业局与农业局余局长进行了会面,并开展了以“科技下乡促发展”为主题的座谈会,一同出席此次会议的还有县农技站的蔡站长。在会议上,余局长为我们介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情况和计划前景,立体地向我们描述了一条科技化、信息化、规模化的现代生态农业之路。
随着我们的平安归来,三天的暑期下乡活动胜利落下帷幕。在这三天里,我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经受风雨,见识世面,增长才干。期间虽然比较辛苦,但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取得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了解到了电子信息工程相关技术在各方面应用,相信在日后学习、就业、工作中对我们有所帮助。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认识问题不够全面,合作配合不够默契,时间安排不够合理等问题,使我们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同时,我们将在今后的学习与实践中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以我们所拥有的理论知识和拼搏精神,去展示新世纪大学生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风采。
经过为期三天的三下乡服务活动,回想我们所经历过的实践活动,觉得这次三下乡总的说来还是比较成功的,但也总结了不少教训,这些都是日后我们生活、学习、工作需要重视,改进的。

金园生态农场前合影

科普宣传现场

白莲镇农技站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