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走访创业校友,探寻闽南文化”——记我系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
时间:2015-09-08

访创业校友

2015年7月13—15日,我系暑期社会实践队一行八人在林靖老师的带领下奔赴泉州,开展以“走访创业校友,探寻闽南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此次社会实践分为两个目的:一是走访我系优秀创业校友,了解创业经历、分享创业经验。二是探寻闽南文化,体验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民俗文化及海港风情。

图片1_副本.png

暑期社会实践调研队在泉州火车站前合影

7月14日一早,我系实践队从泉州汽车站乘坐汽车前往石狮市,走访我系2005级陈福安同学及2010级余超群同学两位校友。

交流中,余超群同学告诉队员们,在校期间他对视频制作和微电影拍摄就有着浓厚的兴趣。毕业后他开始自主创业,从事专业的制作视频。尽管在启动阶段遇到了资金、技术、设备等许多方面的困难,但是他没有放弃,经过一年的摸爬滚打,他创办的“影豹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渐渐步上正轨。

  图片2_副本.jpg

余超群同学及创业伙伴在拍摄微电影

随后,实践队一行前往陈福安同学的公司总部。陈福安同学现任泉州市启铭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启铭商贸有限公司创办至今已有6年,主营淘宝、京东等购物平台上的鞋贸批发、零售业务,借助毗邻泉州鞋城、石狮服装城的地理优势,现已初具规模。在陈福安同学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参观了他的公司,并在会客厅与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图片3_副本.jpg

陈福安同学向实践队员们分享创业经验

他建议现在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如果有创业机会可以大胆尝试、磨砺、锻炼自己。他认为,在互联网经济飞速发展的现在,商机就在我们的身边,每一个一闪而过的创业念头都可能成为创造财富的商机,每一个计算机人都有可能成为比尔盖茨。陈福安同学还承诺,他会支持母校的学弟学妹们创业,欢迎毕业班的学弟学妹们来他的公司就职。在交流的过程中,陈福安同学表露出对于母校深深的感激之情。在听到母校正在飞速发展,面貌焕然一新时,他表达想要回母校看一看的强烈愿望,很高兴能够与在校的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

 

探闽南文化

告别校友,实践队前往泉州南音传习所开始了探寻闽南文化之旅。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用泉州闽南语演唱,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汉族古乐。在这里,实践队员们享受了一场听觉盛宴,也结束了第一天的行程。

图片5_副本_副本.png

7月15日,实践队来到了第三站——闽台缘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反映祖国大陆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座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市区西北侧,北倚国家级风景区清源山,南接风景秀丽的西湖之畔。在这里,实践队员们深深感受到闽南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的独特魅力。

图片6_副本.png

参观闽台缘博物馆,感受两岸一脉相承的民俗文化

随后,实践队一行还参观了位于涂门街中段的“中国十大名寺”——清真寺以及泉州文庙。清真寺又名麒麟寺、“艾苏哈卜清真寺”,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伊斯兰历400年,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

图片8_副本.jpg

泉州清真寺

泉州文庙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大”,大到如同明代蔡清所说的“盖举闽之学宫,未有若斯之盛者”,居八闽之首;附属建筑多,少见的宏伟、繁复,占地百亩。泉州建这样规模、这样特别的文庙,体现了当时泉州“诗书弦诵之风”的兴盛,泉州人对于文化教育的格外热衷,以及对于孔子的敬仰和崇拜。实践队员们对泉州历史悠久的雕梁画栋叹为观止,被古时候人们的智慧深深折服。

图片9_副本.jpg

泉州文庙

此外,实践队一行还品尝了许多闽南特色小吃,如土笋冻、面线糊、四果汤等。

图片10_副本.jpg

泉州是闽南文化源头,是国家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闽南建筑、宗教文化、南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通过这两天的暑期社会实践,队员们对泉州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及传承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我国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当前,我们不应该忽视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极价值,而应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大力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和智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根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才能彰显和谐社会的中国气派和中华民族特色。为此,我们要深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所蕴藏的和谐思想内涵,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建立和谐社会的许多方法和途径,为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思想文化资源。

                                                      计算机工程系暑期社会实践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