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们学院2001级校友毕业十周年,母校老师的心一直牵挂着离校的校友。离开学校的同学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也时刻关注着母校的发展。10月31日,我系2001级校友毕业十周年返校,开展了“回母校,寻足迹,谢师恩,叙友情”的系列活动。共有35位校友参加了此次聚会,让我们跟随校友返校活动,记录校友们的活动轨迹,感受校友们对母校情感,抒发对母校的诚挚情怀。
精心组织活动,设计特色服装
为了组织好校友的返校活动,我系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精心组织筹备校友的返校工作,做好校友返校相关活动的计划和安排。
为了体现校友活动的特色,校友们专门为本次活动设计了独具特色的纪念服装。服装的正面印着“那些年,我们在一起 ”,“200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回想大家在学院学习的美好时光,留下的足迹;在显著位置设计了,红色的心型图案,其中有“十周年毕业纪念”,表示校友们怀有深厚的母校情、诚挚的同窗情,也表示同心协力,共同好办本次活动。服装的背面,根据原来全班60位同学学号的顺序 ,印着 计算机1班 1到60的号码,量身定做。可以说明此次校友毕业10周年返校活动的组织者,花费很多精力和心思,为丰富本次活动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安排。


再到食堂就餐,找回当年感觉
校友们在学校学习四年,学生食堂的饭菜吃了四年。此次返回母校再到食堂就餐是校友返校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安排,就是要寻找当年学生食堂的味道,这可能是当年当学生时候最爱、最难忘的味道。
校友们回到学院,第一个活动项目就是到阳光学院的东区餐厅,体验学生餐厅的味道。校友们看到三楼餐厅宽敞整洁,桌椅排列整齐,就餐文明有序。看到食堂的员工动作熟练,台面上整齐摆放着花样繁多、色泽鲜艳、热气腾腾的饭菜。校友们穿着整齐的纪念服,自觉的排队就餐,高兴跟随选菜的队伍,选择自己喜欢的菜肴。
一个个校友端着盘子,到刷卡机前结算,人人脸上带着喜悦的笑容。这是多么熟悉的味道,让校友们又回到十年前的学生生活,让自己感觉又年轻了十岁。
校友们一起分享学院的饭菜,品尝学生的生活是有说有笑。虽然现在食堂的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学生时代生活是每个校友难忘经历。能够和老师一起坐在学生食堂一起吃饭,得到很大的满足。


寻找学习生活足迹,感受学院发展变化
午饭后,我系校友会的同学当起了向导和解说员。校友们回到阔别已久的母校,走在学院熟悉的宿舍区道路上,看到自己当年学习生活过的地方感慨万千。
当走到东区4号宿舍楼前,校友们停住脚步,看到了十年前自己居住了四年的宿舍,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地方。一位校友激动地指着五楼的宿舍说,“我们就住在这一间,还记得吗?你就住在我隔壁!”再一次回味那弥足珍贵的同窗情。在宿舍楼前,还见到了当年的楼管阿姨,热情地和她问好、打招呼。校友们说楼管阿姨和十年前一样年轻、一样精神。虽然校友们毕业十年了,住过的同学更换了多次,但是宿舍面貌依旧。同学们仿佛回到当年,有一种极大的亲切感,充满了回家的感觉。
在新建的工科楼前,系主任郑老师热情地向校友们介绍我系的办公室、计算机实验大楼和教室。红色的大拱门摆在大楼前,校友们看到眼前崭新的楼房,雄伟气派的台阶,都驻足、争相用照相机记录十年后的相聚合影,留下一张张珍贵的画面。
在计算机工程实验楼,校友们看到整个实验楼的规模大、设备新、实验室数量多,都流露出羡慕的眼光,真是今非昔比。当年学院的实验室只有几间,我们第一届同学经常要到福大做实验。在一旁的郑老师说:“学院有今天的规模,是从你们第一届校友开始共同建设、一起努力发展起来的,这里有各位校友贡献”。
在图书馆的读书园,校友们陶醉在眼前的景色中,石头雕刻凝聚了文化气息,是休闲、看书、交流的好地方。观景台可以俯视三江口的美景,可以看到开发区的发展,看到正在建设中的马尾大桥。
校友们没有忘记在这里留下珍贵的画面。林焕阳校友和潘桦校友是一对幸福的伴侣,他们的爱情就是从阳光学院的校园里开始的,他们又在这里合影,找到当年恋爱的见证。


模型沙盘看阳光,校史图片找自己
为了让校友们更好的了解学院的发展,我系安排校友参观了学院的校史馆。校史馆记录了学院一步步发展的历程,让校友们了解了在他们毕业后的十年间,学院的各级领导为学院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在校史馆校友们参观了模型沙盘中未来阳光的规划。校友们看到了阳光学院发展的规划,纷纷表示五年后或十年后,我们一定要再来阳光,再来看看我们的母校,心里充满了希望,并相信阳光的明天会更好。
当校友们走到校史馆中的一个大显示屏前,纷纷驻足不前。因为这里存放着学院建校以来所有从这里毕业的同学的毕业照片。校友们在这里看到了十年前拍摄的毕业照片,找到了十年前的自己和站在自己身边的那个小伙伴。
随后,校友们参观了我院21000㎡的图书馆。校友们纷纷说,图书馆真的很漂亮!高端、大气、上档次而且高雅有内涵,若是自己当时读书的时候能有这么好的图书馆,说不定还可以再多读几本书呢。校友们还向我系在校的同学介绍,当年的图书馆是设在办公室旁边的一间教室里,你们不知道吧?校友与陪同老师在图书馆前合影留念。


参加座谈会,共叙同窗情
参观完校园,我系组织校友召开座谈会。在座谈会上,郑忠钦主任介绍了校友毕业后的10年间学院的发展情况,并着重介绍了学院成功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和成功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高校等情况,同时介绍了计算机工程系的发展情况。校友们对学院取得的成绩感觉十分光荣、欣喜,并向学院表示祝贺。
随后,校友们分别介绍了自己在过去十年的发展情况,并展望了未来十年的发展规划。在校友们自我介绍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我系毕业的学子,有的创业成功,坐拥上亿的企业;有的考取了国家公务员,而且成功转型,成为了某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有的在省内知名的国有企业,成为了中高层的管理干部;有的在技术上刻苦专研,成为了技术领域的高级工程师;有的考取了硕士、博士,在学术的道路上大放异彩;有的当上了大学老师、实验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辛勤耕耘。
我们为校友们所取得的成绩感到光荣,为校友们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感到骄傲,我们为学院有这样的一批校友感到高兴。


组织创新创业交流会,分享创新创业经验
为了培养我系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借校友毕业10周年返校的机会,我系邀请泉州鸿峰鞋服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焕阳校友、福建富士通信息软件有限公司部门经理、高级工程师林灶钢校友、莆田嘉诚数码贸易商行总经理阮智平校友、福州福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平台信息部经理范文登校友、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郑丽珊校友、阳光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副主任周修考校友、计算机工程系基础实验室主任王明令老师等为我系在校学生召开创新创业交流会,分享创新创业经验。
在交流会上,校友们围绕创新创业这个话题,结合自己走出校门十年奋斗的工作经历,为同学们介绍了为什么创业?如何创业?怎样创业?创业过程中的辛酸与苦楚等等。与会学生在交流互动环节纷纷提问,就创业过程中如何融资?怎样度过企业的困境?等等向校友们提出问题。交流会进行了近两个小时,同学们还不愿离去,在座谈会结束后,还找到校友进行私聊取经。
为了更好的指导我系学子创新创业,我系聘请林焕阳、林灶钢、阮智平、范文登、郑丽珊等五位校友为我系创新创业导师,系主任郑忠钦老师为他们颁发了聘书。


2001级校友毕业10周年返校,在我系校友会同学的精心组织下,在系老师的热情接待下,校友们回到母校收获快乐,分享幸福,装满感动。母校在这里,希望你们能够常回来!祝福你们发展得更好!
(程向雷/文 系分团委、学生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