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也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计算机工程系学子传承传统文化,互相分享各地在清明时节的当地文化习俗,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艾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除此之外,各地还有润饼菜、清明粿等富有营养的传统食物。

计算机学子回乡传承习俗,制作润菜饼

润饼菜、清明粿等富有营养的传统食物
雨后清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植树的习俗,发端于清明带柳插柳的风俗。清明的习俗之一还包括放风筝,过去有人把风筝放在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给自己带来好运。我系师生一直不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继承优良的传统美德。